
中国优秀高中生访日记――由著名音乐人出身的庆应高中教师促成的3300人的中日高中生交流。
内容介绍:
所有的故事都是从某个夏天的一通电话开始的。打来电话的是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他在电话里说:“我一定要把300个学生,送到日本去。”北京四中是一所半数学生都能进北大和清华的超一流中学,校长指名要与之交流的日本中学,叫“庆应义塾高中”。
而接受中方建议的,是人见丰(HITOMI Minoru)。他舍弃了风靡了整整一代人的老虎乐队(The Tigers)人气鼓手的身份,转身成为庆应高中的一名教师。这位热血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除了进修博士课程外,还撰写了多本中文教科书,以至于在其所任职的高中,一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学习中文,提升了中文在日本高中生中的受欢迎程度。
坐拥3000人之巨的猛犸级大型高中,学生和老师都成了志愿者在校园里来回穿梭为到来的中国学生们做导游,在难以计数的相遇中,中国学生加深了对日本的理解。
曾经高呼“抵制日货,日本人就完蛋了”的高中生,反过来自省道:“我们是否得到了正确的信息呢?”;在设置厕所消音装置上体现出的日本人的细节观念,连带队老师也无法掩饰其惊讶;等等。
促使我们翻译此书的,是当日参加交流活动的老师和中学生们。本书将为读者鲜明地展现这样的事实:即便在现如今从动画到摇滚乐看似信息的同步传递过程中,也埋藏着巨大的认识上的差距与误解。
目录摘选:
日本洗手间文化小考;岛国的严峻狭小性与民族的对外宽容;
在日期间的购物调查;日本的垃圾分类;所谓抵制日货;
日本动画的调查研究;从足球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