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不能忘怀的记忆 —参议院议员西田实仁先生谈留学中国 思菡  西田议员(左二)在汉语角。 郊外,一辆满载着麦秆的马车缓缓驶过,“看路!”只见马夫手挥马鞭怒喝。哎呀好危险!19岁的西田怔怔地看着马车远去,心有余悸。 1982年的北京,还处于新旧交替的改革开放初期。彼时在北京语言大学留学的西田先生回想起发生在郊外的那个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中国,对于西田先生来说其实并不那么陌生。西田先生的母亲年幼时曾在中国东北(旧满洲)居住过,受到过中国人的恩惠。于是,从小就从母亲的口中了解到中国的西田先生对这片大陆一直抱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可当西田先生两脚踏在中国的土地上时,那种强烈的真实感还是让他有点措手不及。这种真实感不仅有他第一次离开父母所需要面对的种种考验,更有文化、社会形态的不同所带来的种种冲击。 在当时的中国,和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一起生活,一起学习,这对于年轻的西田来说在中国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忘不了和好友们在狭窄的宿舍里偷偷用电磁炉煮饺子的小确幸,忘不了与同窗一起举杯庆祝20岁生日的同学情,更忘不了在教授家里与教授讨论新中国历程时老教授的激昂顿挫。 在中国的留学经历不仅让西田了解了中国和中国人,更让他以中国的视角去看日本和作为日本人的自己。这一切,不论在西田先生编辑的中国经济报告里或是随公明党代表访问中国政要的过程中,都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西田先生的儿子今年即将去中国做短期留学。“他也是19岁”,西田先生笑着说。那时19岁的自己还在北京五道口的商店用肉票布票买东西,而如今19岁的年轻人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呢?西田先生的眼神里充满期待,一如当年挥斥方遒的老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