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友协全国本部理事西园寺一晃接受本报专访
推进中日关系有民间基础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言
西园寺一晃的父亲是西园寺公一,曾祖父是曾任日本首相的西园寺公望。1958年至1970年,西园寺公一偕全家常驻北京,为中日友好和邦交正常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许多中国人尊称他为“西公”,周恩来总理曾称他为日本驻华“民间大使”。西园寺一晃随其父在北京生活了十多年。回日本后,他长期在《朝日新闻》工作,是知名的日本“知华派”人士。他现任日中友好协会全国本部理事。
西园寺一晃先生在日中两国间穿梭几十年,亲自经历了中日民间交流推动两国建交、政府间的友好到2000年以后中日民间感情出现的摩擦等全过程。见到西园寺先生,和他谈话,话题永远围绕着日中关系。日前,记者在东京采访了西园寺先生。
反战是中日友好的基础及动力
记者:如果从宏观角度对近60年的中日民间外交做个总结,您觉得有什么变化?
西园寺:只看舆论的话,日中民间外交似乎出了很大的问题,两国在一些问题上有着尖锐的对立。只看东京的话,友好团体的数量却依然在100个以上,与中国的民间交流也比过去更多,范围也更广泛了。如果要问日中民间外交出现了哪些大的变化,我觉得是两国在对战争问题的看法上出现了不小的差距。中国强调正视战争问题,日本却已经要忘却战争了。在日本,现在体验过战争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参加民间外交更多的是战后出生的新一代。他们已经淡忘了战争,不愿意为父辈承担责任。战争本身已经被风化了,日中民间外交对民众思想的影响也就与过去不同了。
日中友好协会1950年成立时,日本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参加,当时,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侵略战争大错特错。出于对战争的反省,大家觉得要成立一个友好协会,反对战争,建设一个新的日中关系。当这个口号被提出来以后,日本政界、经济界、青年团体、工会、妇女团体、华侨等纷纷加入进来,反战是日中友好的基础及动力。
记者:我见过不少友好团体的人,觉得他们中的一些人岁数不小了。
西园寺:日中友好团体的确存在着会员高龄化的问题。很多会员是在战后参加到友好运动中来的,现在他们的岁数已经很大了。再加上新会员人数增长不多,会员的年龄问题就越发凸显。
从会员人数上看,在上世纪60年代,日中友好运动的会员有5万多人,但到了80年代已经减为3万人,现在也就仅有1.7万人左右。在民间外交活动的维持上,会员的减少带来了会费的大幅度下降。旅游、贸易方面的收入也减少得非常快。这让日中友好团体的财政收入更加紧张。
总的来说,时代变了,民间外交的方式、内容及其发挥的作用也有了很大变化,再加上会员老龄化、会员人数减少,依靠民间友好人士进行交流,目前有各种困难。
日本社会开始内向化
记者:国际社会在上世纪90年代曾出现过比较大的变化。
西园寺:是的。过去是东西方对立,你支持哪方,态度要非常明确。但冷战结束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现在的日本,真正公开反华的政治家并不多,所有人似乎都能成为日中友好派。小泉首相甚至都公开宣称自己是日中友好派。没有了政治上的东西方对立后,友好运动在政治上的意义也开始变得淡薄起来。此时,日本社会也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冷战体制结束后,西方社会没有变得更加宽容,不少国家反而出现了右倾化现象。日中民间外交遇到了新的困难。
记者:从20世纪末至今,日本社会本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给中日民间外交带来的影响也不小吧?
西园寺:在上世纪50年代,日本还很贫穷,到了60年代才有了一些自信。真正的自信产生于七八十年代,特别是80年代,有些外国人甚至感到日本有些傲慢。不过,很快日本就遭遇了泡沫经济崩溃,还持续了十多年,这让日本人开始变得不自信了。真正让日本重获自信的是这三四年的事。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在社会结构上进行了不少改革,使日本社会发生了一次巨变。日本国内开始实行实力主义,国家已经不能再给弱势团体更多照顾。整个日本社会因此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成功者,另一派是失败者,或就要失败的人。日本社会开始内向化,一些人不再敞开胸怀去接触其他国家。
这场改革大致用了10年。当日本再把眼光放到国外时,发现中国已经变了。过去的中国在经济上是个农业国,现在正朝经济大国转变。一些日本人开始担心,再过些年中国有可能会赶超日本。
虽然多数日本人希望日中友好,但他们并没行动起来
记者:在日本走出“失落的十年”,开始有自信的时候,中国经济的发展会不会让一些日本人感到有压力呢?
西园寺:日本经济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时,遇到了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大多数日本人也知道,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日本是4万美元,中国在经济上赶超日本还要花很多时间。但在政治和军事上,情况就不一样了。那些刚刚有了一点自信的日本人,面对中国的发展,开始产生了一种危机感。
在这个时候搞日中友好运动,就开始变得艰难。大多数日本人希望和中国友好,但右翼的、右倾的声音特别大。在右倾化不断加深的时候,参加到日中友好运动中来,也变得更加需要勇气。所以,现状是虽然大多数日本人希望日中友好,但他们并没有行动起来。
记者:通过媒体能改善两国关系吗?
西园寺:媒体中当然不乏有冷静报道的,大多数日本记者对中国也有所了解,但电视却另当别论。从报道的特点上看,电视要集中报道一些事件。比如去年北京发生涉日游行时,个别青年向日本使馆投掷石块的镜头,在日本反复播放了1600多次,在日本的报纸、杂志上至今还经常刊登相关的照片。至于对这些年轻人的行动持批评态度的中国人等,则都不在电视的报道镜头内。当时电视给人的感觉是,中国充满了反日情绪。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我不敢说中国媒体完全没有炒作的现象,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广角镜头,需要冷静地报道国际问题。
贸易是推进两国关系的主要力量
记者:如何一点点推进两国关系呢?西园寺:我认为,现在依然要靠经济关系的发展。过去日中经济关系的发展推动了日中政治关系的建立,最终两国在1972年建交。2003年,两国贸易能达到1000亿美元的只有很少的几对国家,比如日美、美加、美墨和德法。现在的日中贸易已经接近2000亿美元,这是其他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很少能看到的。
记者:经济能给民间的感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西园寺:它大大地影响着两国关系。这种经济交流让两国结成一种互不可分的关系。不管你是喜欢对方国家还是讨厌对方国家,任何人都不能阻碍这个关系的发展。事实明显地告诉人们,日中的经济交往给两国带来了好处。有了这些交往,两国关系的改善就有了基础。
要争取对华态度中立的日本人
记者:对未来的中日民间外交,你有什么展望呢?
西园寺:我想,每年有400万日本人去中国,这个数目要远远大于从事日中友好的人数。他们去了中国,对中国有了准确了解后,日中民间交流就能再次汇成一条大河。日本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频繁的民间人士到中国去的热潮。如果到了中国就能对中国产生好感,即便他们不参加友好运动,也能理解中国,这将是日中民间外交的一个支持力量。
记者:不过从日本的民调上看,这些年日本的厌华情绪有了很大的提高。
西园寺:这要看你怎么分析这些数字了。数字显示,讨厌中国的人与喜欢中国的人,在比率上相差不是很大。把厌恶中国的人转变成喜欢中国的人,这个工作不好做,但争取占了60%以上的既不喜欢也不讨厌中国的人,则不是难事。通过民间外交,改善日中关系,也能很大程度地影响这些中间人士。
记者:如果要去找那些中间偏友好的人,我们该去哪里呢?
西园寺:我想在中国工作的十多万日本职员,数万留学生,加上他们的家属、已经回国的职员、留学生,人数应该有几十万、上百万,加上愿意去中国观光的日本人,数量更在数百万之上了。推进日中关系是有民间基础的,也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