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今確認した情報を案内します。中国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亲日派”和“亲华派”多一些才好。大変素晴らしい発言です。
《瞭望东方周刊》:今年日本成立了“日中21世纪基金”,每年邀请150名中国高中生到日本进行访问,有评论说这是日本为了培养“亲日派”,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陈昊苏:中日两国人民本来就应该世世代代友好,中国青年去日本,日本青年来中国,都是好事。这一基金的成立有利于两国青年人的沟通,我们表示欢迎。
至于“亲日派”的问题,我想我们民间交流的目的就是要让中国人对日本表示亲近,让日本人对中国表示亲近,日本有“亲华派”,中国有“亲日派”,这是好事。现在不好的是中国有“厌日派”,日本有“厌华派”,这很值得忧虑。
国家和国家的友好关系建立在人民之间有亲近感、互相愿意做朋友的基础上,这也是我们民间外交工作争取的目标。“亲日派”和“亲华派”多一些才好。中日友好是长期的趋势,青年应该友好,而不应该互相厌恶。人民之间互相疑忌甚至仇视,那是很危险的。
《瞭望东方周刊》:但是在一般人的概念中,“亲日”似乎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陈昊苏:如果两个国家处于敌对状态,比如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亲日派”当然就不是好名词。但在两国关系正常化了之后,“亲日派”就不是什么坏事情了。
目前在中日关系中,有两个值得忧虑的事情:一是两国政治关系慢慢趋于冷淡,像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另外一个是两国人民之间彼此的厌恶感情在增加,这在某种程度上比政治关系的冷淡更值得忧虑。
此次日本七团体来访时,中方包括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内的六团体在北京与七团体举行了中日民间组织的工作会议,很引人注目。我认为这是有意义的沟通,我在发言中就说,我们的近期目标是改善中日政治关系,长远目标是推动中日实现世世代代友好。
目前中日政治关系冷淡是客观事实,我们不能回避,而且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的目标很长远,我们更应该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去接近目标的实现。
全文
写真は4月6日東京にて、by段躍中(無断転載禁止)